衛教資訊

慢性合併症-足部照護

足部照護及傷口照護
糖尿病患長期高血糖時,會引起大血管、小血管粥狀動脈硬化,導致血液循環不良,並對神經造成傷害,使感覺神經麻痺,沒有感覺,且使皮膚抵抗降低,萬一外傷時,容易發炎,感染、不易癒合,嚴重時,甚至需要截肢。

  • 腳受傷常見的原因
    1. 燙傷:泡熱水、熱水待、電毯、日曬、熱敷。
    2. 剪趾甲時傷到皮膚或修剪方法不對。
    3. 自行修剪雞眼及老繭。
    4. 新鞋子磨出水泡或破皮。
    5. 刺傷、割傷、凍傷、抓傷。
    6. 赤腳走路〈尤其是在海灘和游泳池畔〉、運動、工作。
    7. 鞋子太小或是太大。
    8. 鞋子內有異物〈釘子、石頭〉。
    9. 〝乾足〞亦導致皮膚脫屑與乾裂、龜裂。
    10. 香港腳。

 

  • 如何預防腳部受傷?
    〝預防勝於治療〞故請確實實施以下步驟:

    1. 檢查你的雙腳是否有水泡、紅、腫、破皮。
    2. 每天仔細檢查你的鞋內是否有異物。
    3. 每天要洗淨你的雙腳,趾間要保持乾燥。
    4. 每天擦拭潤膚劑如嬰兒油、凡士林以防乾裂 。
    5. 穿襪在穿鞋,穿乾淨容易吸汗的棉質襪子。
    6. 不赤腳行動、不穿涼鞋。不剪老繭、雞眼、亦不可塗抹任何藥物。
    7. 不用熱水袋、熱墊、電毯及泡熱水取暖。
    8. 修剪趾甲時,用銼刀修平為佳,以免受傷,如視力不好則請家屬代勞。
    9. 以手碗測試水溫,不可以用腳。
    10. 慎選鞋子:質軟、透氣散熱之圓頭皮鞋、鞋墊需柔軟附彈性,準備兩雙以上舒適合腳的鞋子,每天交替穿。
    11. 如感染,立即就醫。

 

  • 腳部受傷時如何治療
    即使是一個小傷口也可能演變成不可收拾的局面,不要以為傷口不痛就會沒事,傷口不痛反而不好,可能表示神經病變嚴重,故不可忽視它

    1. 表皮或淺的小傷口:可用優碘消毒並包紮,每天換藥2-3次到痊癒為止,如傷口有發紅、腫脹,潰爛,顏色改變時應立即請專科醫生診治。
    2. 較大或複雜有發紅化膿的傷口,應立即請專科醫生診治,絕不可以塗用中藥或偏方。

 

★一旦傷口發生,馬上尋求處理,並讓腳得到充分的休息。

 

資料來源: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